⊙執筆者劉前敏先生。
⊙文載一九八五年三月六日洛杉磯《論壇報》。
※※※
在台灣知柏楊先生名的人,恐怕為數不少。譬筆者雖從來不柏楊文章,於聽塗說中,對柏楊的經歷、遭遇,亦頗耳熟詳。二十年前柏楊在台灣寫雜文,那時候的台灣社會是個枯燥乏味的封閉社會,柏楊的雜文對於當時沉悶的人,正是一帖投其所的清涼劑,就這樣,雜文給柏楊帶來了盛名。凡是手容易的,風險必很;南北的文章寫了,沒遮攔的話說夠了,觸犯時諱的方就在所難免;最後,柏楊給送往綠島,閉門深思。及至釋,名聲更噪,水漲船高餘,矯情脹特別厲害。一撮人已是罵不過癮,更揮鞭,批今撻古,連數千年的傳統文化,亦不倖免。
最近閱讀《論壇報》,有機會一覽柏楊在愛荷華學的演講詞<醜陋的中國人>。讀罷,感觸良深。所謂人窮志短,偌一個國,若再長久貧困,終必弄分崩離析,永遠不復統一。現在不就已經有一部份受過高等教育不爭氣的華人,不承認己是中國人,叫嚷著中國劃清界線麼!
有的人當外國人的富強,乃就因貧諂,打從底覺外國月亮比中國圓;再回顧己此窮酸,乃又因貧怨,打從底中國人、中國文化,罵一文不值。目前為止,世界除了柏楊這種人外,還沒有一個貧窮國的老百姓,在諂媚、怨恨的態,急急乎詆毀己的同胞,賴生活的文化。古代希臘的科學阿基米德說:「給我一個支點,我將撬球。」柏楊概在睡夢中找了這個支點——文化醬缸,他志意滿,這個支點來敲擊我們十億人口的文化國的命運。
在富有的國中,倒是有兩本談醜的書發行問世。二次戰後,有一位國人寫了一本《醜陋的國人》;另一位日本人不遑落後,寫了一本《醜陋的日本人》。兩位者或感於國人的驕奢德,或禮數欠缺,或修養不夠,乃著文警惕,給予棒喝。尤其是那位日本者,概為了強調他的逆耳言,不惜在駐外使的任,付梓版。毫無疑問,這位公職人員的行徑,有虧職守,但從這裡窺見他忠謀國的一片誠意。
我在國生活十年,就我的瞭解,國人日常生活頗為忙碌,每為這為那的忙不開,區區一本《醜陋的國人》,概引不一般人的興趣,知這本書的國人,必不,熟讀這本書的國人,恐怕就更鳳毛麟角了。台灣的情形則不一樣,雖那裡的工商業正在蓬勃發展,但人民的日常生活,仍不失悠閒,愛熱鬧的興趣,並未比前減退。閣若是不信,西門町鬧區,一邊漫步,一邊揚脖子,保管頃刻間,近傍的人群跟著你一翹首,仰探望。生活在台灣的人民,對於週遭物是奇奇!所柏楊的丑書這一,洛陽紙貴雖未必,但暢銷則是期。很中國人吵架,常常口不擇言,罵人祖宗三代,原因不外中國人講究孝,罵人祖宗,最獲致氣效果。柏楊這本書罵術更精進,醜詆人的文化,才是一網打盡的最佳氣法門,套柏楊「什麼樣的土壤長什麼樣的水果,什麼樣的社會產生什麼樣的人才」公式,真為所為,罵盡華人。
中國現代史是一本內憂外患的民族災難史,長期的貧困苦難,已使我們中國人的民族信,蒙陰影。我們的國,現今是二分。中共的陸沒話說,窮困落後;國府的台灣情況較,國民所超過三千元。比日兩國,仍是相對貧窮的區。所就整個形勢言,中國人現階段應該注意的,倒是「貧無諂」,至於「富無驕」「富禮」的不急務,恐怕還需等半個世紀。那時候,再寫一本《醜陋的中國人》不遲。無奈愛名利的柏楊,不此,恨不超趕日,中國人的醜,愈早抖愈。他的計畫很,不準備獨個兒炮製,希望夥一齊參與,共襄醜化中國的盛舉。許有了一次不愉快的經驗,知凡深謀遠慮,邀寫,一來壯聲勢,添增醜化的效果,二來又消除日後煩勞別人送飯遞水的災禍。真是一舉數。
現在讓我們來觀察一,醜化中國文化,對善良的老百姓引的不良效果。我們柏楊己的,為一個實例。據柏楊說,他夫婦來愛荷華是承燕京飯店老闆裴竹章先生錢邀請的。裴先生告訴柏楊:「我在沒有你的書前,我覺中國人了不,了你的書後,才覺不是那麼一回,所說,我請你來見見面。」柏楊說:「裴先生在發現我們文化有問題後,深思是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品質有問題?」對於裴先生的疑問,柏楊的高見是:「我不應是品質有問題,這不是我安慰,中國人是世界最聰明的民族一,在國各學考前幾名的,往往是中國人,許科學,包括中國原子科學父孫觀漢先生,諾貝爾獎金主楊振寧、李政先生,是一流的頭腦。……我我們中國人有高貴的品質。」一個高貴的品質!原來他的所謂品質,竟指的是生理品質,不是文化品質。就生物學的觀點,世界各民族、各人種頭腦的腦容量不相,科學們不相信民族間腦品質存有差異的說法。為什麼有的民族,在某一時期表現特別聰明,過後就沒落湮滅了?為什麼英國人在牛頓那個時代,人才輩,現在卻是風燭殘年、了無生氣了呢?現在的英國人牛頓時代的英國人,頭腦的品質難就不一樣麼?當我們見瞎子,常常驚歎他們超凡的聽力。其實瞎子的聽覺細胞常人一樣,不過瞎子較普通人更挖掘他們的聽覺潛已。中國人唸書很厲害,智力表現一流,很社會學、理學,教育學在研究,希望從中國人的文化品質中找原因。中國這個富韌有耐力的陽剛文化,任何民族吃了,醫懶治愚。像日本、南韓,是擺在眼前活生生的例子。翻開國的權威科學雜誌《物理觀察》,每一期,中國人在面發表的論文,份量驚人。所說,文化是聰明品質的素。當我們走在中國的任何一個角落,對攢聚的人群,靈深處常會興發一種茫無涯際的智慧海的感受。醬缸論的柏楊,蹧蹋中國文化有餘,但貶損中國人的聰明力又不足,一廂情願中國人的聰明,從文化品質中豁。這就是柏楊的罔顧因果,不從方面考慮問題的「鑑賞」結果。
說,中國人對人類文化極少貢獻,孔子後數千年沒有過一個思,這個文化有一潭死水,就是中國的文化醬缸。醬缸發臭,使中國人變醜陋。這番見證,客氣一點說是常識貧乏,不客氣一點說是無理取鬧。初中學生知,孔子後有孟子,再後還有朱熹、王陽明等理學師,這幾位是屈指數的思。就讓我們來談一孟子吧!孔子的政治思,在《禮記.禮運篇》裡說極具體,極有系統。但是這個思體系並非衣無縫,站不站住腳還是一個有待斟酌的問題。孔子談君論民,遺憾的是沒有民君的關係代清楚。了孟子,儒的政治理論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突破。孟子說:「君有過則諫,反覆不聽,則易位。」「諸侯危社稷,則變置。」「民為貴,社稷次,君為輕。」孟子闡明國、君主皆為民立,若國君不稱職,就當更置。孔子的卓絕政治思最基本的精神,就是「為公」這句話,孟子的民本主義,清楚了這個「公」就是「民」,因此「為公」就具備了民有、民享的理念。中國人兩千年來孔孟並稱,實在是因為孟子發揚光了孔子思。
至於中國人對人類文化很少貢獻的問題,需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。人類文化的傳播,資訊業首當其衝。古代的訊息全賴人力,經由水、陸通相互溝通,因此理因素對古代文明的開發、傳播,乃著關鍵,(現代又何嘗不一樣,試問處喜瑪拉雅山麓的不丹國,像台灣、香港,新加坡那樣發展工商業嗎?)中國處東亞陸,西邊漠綿亙,西方通路途,既遙遠又險阻;這種理的不利條件,中國人的活動範圍,局限於亞洲一隅。數千年來,中國人凡力更生,在缺乏與外界接觸的環境裡,了孤獨零仃的文化單幹戶。西方世界就不同了,各區、各民族的文化,數千年來相互流,溝通有無,集思廣益的結果,文化一再突破,終有今的就。果我們假定古來東西雙方阻礙文化傳播的理因素不存在,或者假設中國古即是一個歐陸國,我們有理由相信,中國人對人類文化會有極、極重的貢獻。兩千年來中國儒的民本主義思,對當時羅馬、希臘的奴隸社會的解放,肯定會發生積極的影響;中國人在秦始皇廢除封建制度後,發展來的一套平民參政的政治制度,必會摧醒沉酣封建政治的中古世紀的歐洲。還有中國人的各種偉發明印刷術,會提早五百年左右在歐洲派場,因此二十世紀的今日世界,絕不僅僅是目前這個樣子已。